紀錄我對於台灣教育的各種看法,以及定期更新有關科普文和日文學習的文章。

世界上真的有純粹空想的創造力嗎?

2019年11月18日  2020年9月19日 
許多人都提倡創造力的重要性,並且極力想培養小孩的創造力。但我認為創造力很難純粹來自於空想,更不可能是透過幾小時的訓練,突然成為創造力天才。我一直認為創造力的來源就是已知的事物,並沒有大家所敘述的那麼空泛。

舉個例子,要能透過創造力想出某樣新點子、新事物,這就像是物理實驗中總體質能不滅一樣,或者如力學能守恆一樣,我不認為人有能力到,可以憑空創造出一樣全新,世界上從未存在過的東西;相反地,我們應該多去接觸不同的知識內容,來刺激自己的大腦,讓大腦能夠受到這些事物而有啟發靈感。

我們常常只注意到,有些科學發明,雖先見於科幻小說;但科幻小說亦有很大成分受到現有知識的啟發。你一生的故事這本科幻小說,可以將一個語言學學術界的的沙皮爾-沃爾夫假說Sapir–Whorf hypothesis)用來創造一本精彩的小說情節,而電影星際效應也可以利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,和現代物理的黑洞知識,來詮釋愛的重要性。

因此,與其去不斷的想自己如何創造出全新的東西,不如嘗試讓自己有更廣的見識與洞察力一些,花時間學習,雖時學習已經現有的內容,別人的理論,但仍對於創造力的培養非常的有用。因為雖然知識內容、學科都已經存在,但你知道的東西卻不見得是眾人皆知,在整體這麼大的已知裡,每個人所習得的片段也都不盡相同,雖大家都學習已知的事物,但只要你洞察到那些已知事物間,獨有的事物連結,就能創造出一樣獨特的點子或產品,我相信這也就是跨領域學習的重要性了。
ー記事をシェアするー
B!
タグ

留言

人気の投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