紀錄我對於台灣教育的各種看法,以及定期更新有關科普文和日文學習的文章。

新課綱選修課程是台灣學童國文能力的解藥?

2020年2月18日  2020年9月19日 

(一) 新課綱是台灣學童表達能力的解藥?

        現在新課綱引入了選修課程,讓學生可以再選修時間選擇自己要學習的科目。但是若我們沒有正視台灣學生目前缺乏的國語文能力,新一代年輕人欠缺的表達能力並不會憑空提升。與其不斷檢討學校制式教育,或傳統必修課的授課方式外,所有台灣的師長和決策者應該回歸現實,正視我們孩子所缺乏的能力,才能改善學生語文表達力的問題,不會常常應用自己的情況來建立台灣教育課綱制度。

(二) 全球人類文字表達和閱讀能力下降之起因

        台灣學生,或者放眼界開一點,許多國家的學生由於目前手機和電腦的發明,以及各種社群媒體的興起,容易被電子產品中娛樂內容吸引,壓縮學習時間,而近年流行的Instagram、Facebook眾多社群聊天軟體重圖輕文的表達模式,則讓我們學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下降許多。因為電子軟體透過打卡、錄影,或者圖片來表達一切,現在即使讓台灣學生寫出一篇具有邏輯論述的文章,或者一句邏輯清晰的句子都顯困難,因為我們習慣了聲光刺激的影像,同時也難以再靜下心來好好閱讀一本書籍。整體來說,普遍人的文字表達和閱讀能力已經大不如前。

(三) 當務之急

       在文字能力低落的情況下,最重要的是如何在小學到高中教育體制重建學生的文字能力,而不是不斷地增加許多選修課程,或讓學生針對文本自己上台報告,因為現在學生普遍缺乏的是解讀和閱讀文本的能力,與其設計許多課堂活動讓學生參與,讓學生看文本自己出題,不如從矯正學生的火星文用語、中文錯誤文法與用詞,教導學生段落與文章組織方法,讓學生了解怎樣的表達得體,怎樣的表達符合邏輯。過去我們認為母語人士不需要學的文法和字彙能力,或者認為這種能力十分基本,但由於現在網路興起的情況下,母語人士其實也該正視自己母語的學習方式。

(四) 結語:文字是人類的瑰寶

        也許你會感到疑問:文字能力如此重要嗎?關鍵在於文字的抽象度可以大於圖片與影音,內心的情感、數理邏輯的推演、證明命題的對錯都難以用圖片影音表達,這就是人類社會誕生文字的原因,人類花了數千年累積文字表達能力,難道要在一夕之間,學習原始人只能用圖來傳遞資訊嗎?文字正因能表達抽象概念,成為讓人類歷史進步的一大工具。

        最後,值得我們注意得是,造句和行文關係到一個人的邏輯理解能力,可以說兩者相輔相成,不是單行道,所以現在學生由於不再閱讀學習書本中完整有架構的知識,喜歡閱讀網路零散的圖文內容,影響的不僅僅是國文,更是所有理科、文科的邏輯能力。而這種影響又更進一步弱化了學生文字表達能力,弱化文字能力後,學生又因為恐懼不敢閱讀長文書籍,使得知識更進一步缺乏,造成了惡性循環。所以,是時候重建學生文字能力,讓學生重新感受到文字魅力,並能正確使用中文的時刻了,我們應該將最基本能力分成文法(用法)與詞彙部分,加入義務教育課程,讓學生能不再恐懼文字,並改善國語文的表達能力。


ー記事をシェアするー
B!
タグ

留言

人気の投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