紀錄我對於台灣教育的各種看法,以及定期更新有關科普文和日文學習的文章。

天才需要認證嗎?

2020年2月27日  2020年9月19日 
從前社會,家長非但不易高估小孩能力,還常低估小孩能力,認為自家小孩不如別人。但昨是今非,在現今台灣社會中,少子化加上社會的氛圍,我從公視的訪問節目中發現:許多台灣父母反而異常高估了小孩的天份與能力,認為自己的小孩是某方面的天才,而將小孩留在家裡,不讓小孩上學。事出必有因,我認為是家長忽略了「天才需要旁人認證」所造成的結果。

(一)親情基礎帶來的誤導

        天才是需要認證的,這代表家長認為自己小孩是天才時,應該要尋找第三方來做評估,這是因為父母通常十分很愛自己的小孩,在評估自己小孩的能力時,受到感情基礎的影響,容易認為自己的小孩是最優秀的,人在理性判斷是非時,本來就容易受到感情影響。事實通常是,小孩並沒有特別優秀、非常平凡。所以父母應該避免感情用事,除了多找人確認小孩是否有特殊天分之外,還應多觀察他人的小孩,才能得到正確的結論。否則若誤認自己的小孩是天才,而不給予小孩正規的教育,讓其缺乏本應有的基礎學科能力、識字能力,最後導致他缺乏在社會的能力、難以生存,所以隨意認定小孩為天才絕非好事。


(二) 天才仍需要學習

        即使小孩被認定為天才之後,仍不代表可以讓他放棄學習,或貿然不去任何教育機構。這個世界的任何「天才」視情況仍多少需要學習正規教育,即使二十一世紀被眾人視為天才的愛因斯坦,仍然學習經典牛頓力學等經典物理學概念,再感到牛頓力學的缺失後得到啟發;全世界目前,我也僅知道這一位印度數學天才拉馬努金(Srinivasa Ramanujan)因為印度經濟差,無法接受高等教育,但仍自己想出許多數學理論,以及許多公式,他發明的公式現代陸續被驗證可能與黑洞相關的物理學計算有關,他的腦中會不斷浮現出新的數學公式,連劍橋大學的教授都嘖嘖稱奇,但回歸現實,若我們不督促小孩學習,也不讓小孩接受正規高等教育,是因為我們肯定你的小孩是下一個拉馬努金嗎?
{\frac  {1}{\pi }}={\frac  {2{\sqrt  {2}}}{9801}}\sum _{{k=0}}^{\infty }{\frac  {(4k)!(1103+26390k)}{(k!)^{4}396^{{4k}}}}
(上圖為拉馬努金發明的無窮級數公式,有興趣者可前往維基百科,或泛科學雜誌閱讀拉馬努金的其他詳細故事)


(三) 結語:合乎中道的教育方式才是幫助小孩

無論是刻意拿優秀小孩的例子來斥責小孩,每天跟小孩說:「你不如別人」的父母;或者過度吹捧自己的小孩為天才,而無旁人證明,導致小孩失去社會基本謀生能力的父母都是不盡責也不合格的。正確的父母應該幫助小孩及早到自己想走的人生道路,幫助他找到自己的興趣與謀生方式,並提供相關的教育資源,讓小孩接受正規教育訓練,如藝術、體育、一般學術教育,或者技職體系教育等,並鼓勵小孩朝自己的目標發展,才是正確的教育方式。
ー記事をシェアするー
B!
タグ

留言

人気の投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