紀錄我對於台灣教育的各種看法,以及定期更新有關科普文和日文學習的文章。

N5文法第六課:動詞變化的基本概念

2020年7月29日  2020年9月19日 
歡迎來到虎斑貓的語文教室。這是N5文法中的第六課,在上一課當中我們學會如何從字典的原型替動詞分類,並學到三類動詞的各種稱呼方式,在這一課我們不會急著讓讀者一次學完全部的日文動詞分類,因為不同的日文動詞形式會用在不同的句型和情境當中,只需要先掌握並了解日文動詞變化的基本概念,銜接下一課的「ます形變化」即可。


搭配影片:


(一)本課學習目標:


本課學習目標:
日文動詞變化的基本概念

(二)文法概念詳解

觀念1:「活用」的意義

上次文章提到日文動詞有三個類別,分別就叫「第一類動詞」、「第二類動詞」、「第三類動詞」,而原型動詞再依據規則可以變化成動詞的各種形式,這次將詳細說明,三種類型的動詞變化的規則為何。日文詞彙的變化,在日語中稱為「活用(かつよう)」,所以也可說這次將介紹三種類型動詞的活用特徵。

在這裡順帶一提一豆知識,中文的各類詞彙本身沒有所謂的活用,而是透過助詞等來表達否定、完成,與中文相對的是印歐語系的大部分語言,義大利文、法文、英文都有「活用」,動詞會依照單複數、時態變化,甚至法文的動詞還具有「性」,希臘文動詞還有「格」,整體而言詞的變化十分複雜,日文和韓文算是介在中文和這些高度變化的印歐語言之間,日韓文沒有複雜到區分單複數、性、格變化,但是仍然具有部分的時態變化與否定變化等。

日文將詞彙依照情境需求的變化稱為「活用」,所有詞性中活用方式最複雜的為動詞,活用是詞尾在變化,而至今介紹過的活用有名詞結尾(助動詞)「です」的活用:「~です、~じゃありません、~でした 、~じゃありませんでした」。因為日文有三類不同的動詞,所以會有三種不同的變化方式,本文稍後就會介紹。

觀念2:日文的三類動詞變化關鍵

日文的動詞變化是具有規則的,一個動詞中結尾改變的部分,稱之為詞尾(語尾),不會改變的部分稱之為語幹,日文的動詞具有三類,其中一類動詞的變化複雜較難學習,二三類動詞的變化則相當簡單。在此總結,三類動詞變化的特徵。
  • 一類動詞變母音,再加其他語尾(詞尾)
  • 二類動詞刪掉る,再加其他語尾(詞尾)
  • 三類動詞不規則變化
一類動詞之所以會複雜,就是因為會改變母音,也可以說是改變「段」,在稍後的變化,讀者可以拿著五十音表一起參照,會更加理解本書所提的規則。在此重新解釋五十音表的結構,若讀者拿出一張五十音表,可以看到あいうえお依序排成許多行、列,而所有包含あ母音的字就稱為あ段,あ段音如:「あ、か、さ、た、な、は、ま、や、ら、わ」,濁音的「が、ざ、だ、ぱ、ば」也可是あ段音,所有包含い母音的字就稱為い段,い段音如:「い、き、し、ち、に、ひ、み、り、ぎ、じ、ぢ、ぴ、び」,而以類似或相同子音開頭的五個字,就以第一個字命名,稱為某行音,如かきくけこ,都是か行音,たちつてと都是た行音。在把以上兩個概念綜合起來,か行あ段音指的是か,か行い段音指的是き。


一類動詞變化概念

接著以實例來看,行く(去)屬於一類動詞,變化成「ない形」時,要把最後一個字的母音從「う」改成「あ」,所以「行く」(iku)變成「行か」(ika),再加上「ない」則變成「行かない」(不去)。以五十音表來看,可以清楚看到か行音是「かきくけこ」,所以變化過程把最後一個字改成「か行あ段音」,就是「か」再加上ない。

接著看,若要把本動詞變成「ます形」,則要把最後一個字的母音從「う」改成「い」,所以「行く」(iku)變成「行き」(iki),再加上「ます」,變成「行きます」,也可以說變化過程是把結尾字從か行的う段音改成「い」段音,再加上ます,「ます形」是動詞非過去式的丁寧語型態。

再看第三個例子,若要把行く變成「可能形」,則要把最後一個字的母音從「う」變成「え」,即把く變成け再加上る,所以行く(iku)變成行け(ike)再加上る,最後變成「行ける」(可以去)。接著看第四個例子,若要把行く變成「意向形」,則要把最後一個字的母音從「う」變成「お」,即把く變成こ再加上う,所以行く(iku)變成行こう(ikou),最後變成「行こう」(去吧、一起去)。

所以對一類動詞的總結就是,要先改變最後一個字的母音,再加上想要加的結尾。如果依照一般文法書的講法,更詳細一點,就是改變母音的過程也可以說就是在五十音同一行中改變「段」,以行く來看,變化產生:行き、行か、行け、行こ,你可以發現最後一個字「かきくけこ」都是維持在同一か行,只是改變了「段」。

二類動詞變化概念

二類動詞的變化相當簡單,直接把結尾的る去掉即可變化。如:見る(看),若要把其變成「ない形」,把見る的る去掉加上ない變成「見ない」(不看)就完成變化;把る去掉加上「ます」就變成動詞丁寧語「見ます」,如果加上「られる」則變成可能形「見られる」(看得到,看得見),最後如果加上「よう」就變成意向形「見よう」(看吧,一起看)。

總結來說,二類動詞最後一個字る直接被去掉了,所以變形很簡單,加上不同結尾就可以表達不同意思,可是一類最後一個字不能直接去掉,而要根據規則修改母音再加上對應結尾,導致一類動詞變化相當複雜,但其實日文音常念,熟悉發音之後,很快就可以透過直覺式想到改成哪個字了。

三類動詞變化概念

三類動詞屬於不規則變化,但是其實變化的過程很簡單,不會很難記憶。若該動詞是「する」(或以此結尾的動詞),則一般在變化時,用「し」這個字加上想要的變化結尾,例如「ない形」是「しない」(不(做)~),「ます形」是「します」,「意向形」「しよう」(一起(做)〜),不過可能形有例外,要直接被可能形是「できる」(可以~)。

来る(くる)的變化則較為複雜,る去掉後變化時,前方的「来」還會改變母音,所以直接記下來怎麼念比較快。我們這次舉的四個動詞變化中,其實只有「ます形」是「来ます(きます)」,把「来」念做「き」,其他的三種變化中,都是把「来」念做「こ」,例如「ない形」是「来ない(こない)」(不來),,「意向形」「来よう(こよう)」(一起來),可能形是「来られる(こられる)」(可以來)。


(三)文法概念總結:


動詞分類總結表:





ー記事をシェアするー
B!
タグ

留言

人気の投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