紀錄我對於台灣教育的各種看法,以及定期更新有關科普文和日文學習的文章。

「茶又好香又好喝」聽起來怪怪的,問題出在哪?

2024年5月12日  2024年5月12日 

 前一陣子,有人拿給我看一句日本人寫的中文,這位日本人寫道「茶又好香又好喝」,看起來似乎挺符合中文文法,不過大家聽起來總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怪,究竟是為什麼呢?最後,我反覆思考並進行分析的結果是,「好香」和「好喝」的結構是不同的,兩者的「好」意思也有落差,好香中的好應為程度副詞,可用「頗、很」等類似的程度副詞替代,好香的意思就是很香的意思。但好喝就不同了,仔細觀察中文後不難發現,中文除了「好喝」還有「好吃」、「好看」、「好聞」、「好聽」等等用法,這其中的「好」是詞素,加上可構成動詞的詞素後,可以形成一系列的衍生詞,將原本構成動詞的詞素轉化為正面意思的形容詞,好吃、好喝等的意思是喝起來、吃起來美味、順口的意思;好看意思是漂亮、看起來順眼的意思;好聞意思是味道香的意思;好聽是音樂或聲音悅耳的意思。故進一步,中文才會有「好好吃」、「好好喝」這樣的用法,這裡的好並不是重複多說一次的贅字,第一個好是程度相當高的意思,第二個好在這裡不是一個詞,而是一個詞素,要連著後面的吃或喝一起看,當成一個詞彙。而在構詞當中,「好」相對的是另一個詞素「難」,我們不說「壞吃」、「壞看」、「壞聞」、「壞聽」,而說「難吃」、「難看」、「難聞」、「難聽」,用來表示負面評價。中文中這在許多語言中都是常見的文法,比如日文將動詞轉換成連用形(意即將動詞ます形去除ます),加上やすい也可以形成一系列的正面形容詞,如:聞きやすい・見やすい・使いやすい,雖然日文形成的這一系列正面形容詞是「易於...」的意思,跟中文直接變成正面評價形容詞的意思上稍有偏離,但構詞方法非常類似。


而這句話聽起來怪怪的關鍵原因在於「又...又」的句型,連結兩個形容詞時,本身就帶有程度累加的概念了,不適合再添加上另一個程度副詞,又好香讓整句句子變得不順暢,但說又好喝則沒有問題,因為又好喝中的好並非程度副詞,所以改成「又香又好喝」句子就會通順不少,當然,我認為在這種情況下,使用「色香味俱全」比說又香又好喝的中文來得更地道一些,但色香味俱全相較之下,沒那麼口語化,屬於比較文雅的用法,故這位日本人最起碼學會將「這杯茶,又好香又好喝」改成「這杯茶,又香又好喝」,中文聽起來就會好上許多。最後讀者和各位朋友不妨思考,為何以下某些說法不順?不順暢的原因,是不是也和我在這篇文章提出的理由相同呢?


哈密瓜,又香又甜 vs 哈密瓜,又好香又好甜

他長得又高又帥 vs 他長得又好高又好帥

今年夏天的水果又便宜又好吃 vs 今年夏天的水果又好便宜又好吃


ー記事をシェアするー
B!
タグ

留言

人気の投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