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你的名字」和「言葉之庭」中的萬葉集詩句解析
《你的名字》(君の名は)和《言葉之庭》(言の葉の庭)中,皆以日本古詩集《萬葉集(まんようしゅう)》(現代日本新字體簡化寫作「万葉」,因為《萬葉集》為古文,本文提及《萬葉集》和《萬葉集》中原文時仍以舊字體(繁體字)為準)的詩句當作故事的重要線索,本篇文章預計先分析言葉之庭片名的「言葉」一詞和《萬葉集》相關的萬葉一詞,再分析你的名字中黃昏詞源所使用的《萬葉集》短歌;和言葉之庭中對答使用到的兩首《萬葉集》短歌,這兩首對答短歌,中文常被稱為「雷神短歌」,因為此詩以「雷神」開頭。
言葉之庭官方預告片:
「言葉」一詞解析
如何翻譯「言葉」?
《言葉之庭》的日文原片名為:「言の葉の庭」,關鍵的即是前方的「言の葉」,先從日文「言葉(ことば)」的意思開始講起,雖然「言葉(ことば)」是初級日文中就會學到的詞彙,但這個詞彙其實一點都不簡單,具有很多種含意和深刻的文化思想,也不太好翻譯,要根據上下文挑選適當的詞彙。可以對應「詞彙、詞」,即語言學中的「詞(word)」,也可以指「語言(language)」,或語言中的任何文法單位或表現,包含:(說出的)話語、(記載下的)文章書信、句子、片語(短語)、慣用語、用詞、表現等等。
「言葉」(語言)背後的宗教背景和哲學思想
「言葉(ことば)」一詞乃後代才普及,頭先在《萬葉集》和《古事記》(奈良時代)早期文獻中,此一詞彙並不常見。於更早之前,「言語」和「事情/現象/抽象性質」都稱之為「こと」,也就是說在古代日語當中用同一詞彙去稱呼「言語」和「事」,當然,這裡的言語不是單純日常隨便的講話,而是一種特殊具有能力的「言說」,這種語言特色再次展現出日本古代具有「言靈信仰」(言霊信仰(ことだましんこう)),相信語言中有神靈(語言是神),因此語言說出的祝福和咒詛有一天會實現(變成真實的事件);古代對於語言能力的信仰,另一種詮釋是相信語言是由神所賜,因此語言具有特殊的神聖性,也具有能力。類似對於「語言」能力的記載不只在日本,也見於中東神話,中東神話強調以語言「命名」萬物支配萬物的能力,一神論的《希伯來聖經》,當然沒有對於語言之神或言靈信仰神祕主義崇拜,但也描述神以語言創造世界:「要有光,就有了光」《聖經·創世紀》,展現神如何藉由語言創造宇宙萬物。無數神話接描寫「語言」延伸出的「言說」、「命名」和「命令」的能力,現代日本動畫中,除了〈你的名字〉外,〈神隱少女〉、〈地海戰記〉、〈哆啦A夢〉等也都表現過十分類似的思想,日本漢學家白川靜更將語言和古代宗教咒術(咒詛、祝福)的相關框架用於詮釋漢字,過去本部落格也有文章簡略介紹過相關的思想。
最後,和言語相關的「道」或「λογος(logos)」無論在中國道家和西方哲學都曾代表絕對的真理、萬物本質、學問、邏輯,是本體論哲學的關鍵詞,甚至可代表上帝本身,或衍生成方法、道德的意思。當然,若從解讀隱喻的角度來對神話進行解讀,可將「命名」和「言靈」可視為一種隱喻,表達出語言的性質和特色,並不是要人崇拜語言的神秘主義,整天神經兮兮,怕自己說錯話詛咒自己,或去崇拜「語言之神」,重點是讓人看到了藉語言「行動」、「再造」、「顯示存在」的能力,「語言」和「語言」相關的衍伸詞彙在東西方都具有深刻的哲學思想,關於對「語言」和神話的詮釋主題,留待以後有機會再另文討論。
「言葉」為「言の葉(ことのは)」(言之葉)
雖然事、言都一開始稱「こと」,但日文也逐漸產生新詞,以讓這兩個概念可以更容易被分開,並能更容易讓人意識到這兩個概念的不同,故產生「言葉(ことば)」一詞,「言葉(ことば)」的詞源有爭議,目前較主流的研究認為可能詞源可能是「言の葉(ことのは)」或「言の端(ことのは)」,主張「言葉(ことば)」來自於「言の葉(ことのは)」(葉和端剛好在日文也是同音詞),由表示「言語」的「こと」和表示「葉子」的「は」兩個詞素組成,此種詞源解釋主張古日本認為「語言」就如樹木繁盛枝葉開展,數量十分之多,也不斷生展和發展的意思,《古今和歌集》就是這樣解釋「言葉」一詞「やまとうたは、ひとのこころをたねとして、よろづのことの葉とぞなれりける」(和歌是以人心為根本(如種子),由成千上萬的言語(如葉子繁茂)化成。),促使「言葉」往後成為「ことば」的主流漢字寫法,日本江戶時代的字典《和訓栞》也採用類似的方法解釋「言葉(ことば)」一詞。我認為導演新海誠似乎也傾向這種解釋方式,因此片中片名採用的漢字即:「言の葉」,且片中除了描繪雨滴之外,也有許多綠葉、樹木的畫面,整部電影的色調基本上以綠色為主色。
「言葉」為「言の端(ことのは)」(言之端)
主張「言葉(ことば)」源自「言」(こと)和「端」(は),這種詞源學解釋認為:「言葉(ことば)」這個詞彙的出現凸顯人說出的話語只是「事/言」的一端(即只是事實全貌的一部分或一面),而不是事情(或語言/言說)的全貌,為了與代表整個事的全貌、存在概念的「こと」形成對比,刻意在後面加上「端」,而「葉」只是碰巧同音借字而已。古代的「言の端」最先只用於代表口頭言語,後來才逐漸擴張意思範圍,變成指整體的語言,也有學者認為這種詞源展現出和語言學之父索緒爾(Ferdinand de Saussure)對語言類似的概念,「言/事」(こと) 代表的是語言中所指向的內容和意義,即「所指」;而語言則是外在的符號,因此只是「一端」,即所指,用於指向要表達的事物概念,兩者合起來形成完整的語言系統。
「萬葉」一詞解析
「萬葉(まんよう)」 一詞和言葉一樣,同樣具有爭議,「萬葉」同樣有兩大主流解釋,第一類解釋是把「葉」解釋為詩歌(詩歌也是用語言所作)或語言,即將葉視為前段介紹的「言葉」,那麼萬葉集的書名就代表,眾多詩歌(言語)的集合,若根據這種讀法,「萬葉」,用日文表達出來就是「万(よろず)の言葉(ことば)を集める」(匯集眾多言語(詩歌));另一種看法是將萬葉解釋成「萬世」,因為葉有世代的意思,表示時代裡的一段時間,如「上葉」、「中葉」、「下葉」等詞,這種解釋認為,書名乃是期許這本書留傳到萬世,世世代代被傳誦的意思,若為這種讀法,那麼「萬葉」的意思,用日文故有詞表達出來就是「万(よろず)の世(葉)に伝えられる」(傳到萬世)。無論是哪種解釋,這裡的「萬」都被視為虛數,代表很多的意思。
你的名字中「黃昏」詞源出處的萬葉集詩句
在你的名字中,雪野老師說明日文黃昏的詞源出處時,黑板上所寫的萬葉集詩句如下:
萬葉假名(萬葉集原始表記):
「誰彼 我莫問 九月 露沾乍 君待吾」讀法(學者考證對應的古日文,以假名和漢字表記):
「誰(た)そかれと 我れをな問ひそ 九月(ながつき)の 露(つゆ)に濡れつつ 君待つ我れを」ーー《萬葉集》第十一巻 第2240首
誰彼
這是一首短歌,短歌是和歌的一種體裁,以「5、7、5、7、7」的音拍節奏寫成,注意不能數漢字,因為漢字雖然是一個字一個音節,但訓讀成日文後的讀法不同,會改變音拍,「誰彼」訓讀成「誰(た)そかれと」,「誰(た)そ」中的「そ」為表示疑問的助詞,表示疑問語氣的助詞そ後來逐漸演變成濁音化「ぞ」,類似現代日文表示疑問的「か」;「誰(た)」是古日文表示誰的代詞,常配合助詞「が」、「そ」一起使用,現代日文的「誰」則一般用「だれ」。因此「誰(た)そ」就是「是誰」的意思,而後半部的「かれ」為代名詞,沿用至現代日文是「他」的意思,不過現代「かれ」指第三人稱男性,但古代「かれ」不論男女都可使用,表示「第三人稱、那個人」,因此「誰(た)そかれ」字面上的意思就是「那個人是誰?」,結尾的助詞と和現代日文一樣提示內容,要和後方動詞「問」一起看。
我莫問
「我莫問」雖一部份參雜了漢文文法「莫問」[否定副詞(Adv)+動詞(V)],但動詞和受詞排列方法,又採取日文語序書寫成 [受詞(O)+動詞(V)],由於日文先講受詞,再講動詞,因此不是從中文上字面上理解的意思,這句話不是「我不要問」的意思;而是「不要問我」的意思,這句話若用正確的漢文語序應要顛倒過來,寫成「莫問我」 [否定副詞(Adv)+動詞(V)+受詞(O)]。故此處「我」在要讀成「我れを」;「莫問」要讀成「な問ひそ」,「問ひ」為「問ふ」的連用形,な+連用形+そ是古日文的常見句型,代表「請不要...」的意思,結合起來「我れをな問ひそ」是「請不要問我」的意思,再結合上一句的內容,整句話就變成「請不要問我:「那人是誰」」。
日文黃昏的詞源
去掉表示內容的助詞と,《萬葉集》前半部的「那人是誰」,即「誰そ彼(たそかれ)」,逐漸從單純的疑問句,變成「那人是誰的時刻」,即「たそかれどき」,因黃昏到夜幕完全降臨之間,昏暗不明,不知其何人也,故稱之為「那人是誰的時刻」,久而久之,時刻再被省略,那人是誰就固定成稱呼黃昏的詞彙,故黃昏訓讀成「たそがれ」(後來產生濁音化,變成がれ)。因為日文的「黃昏」一詞,是間接透過設定「不知對方是誰」的情景來隱喻成黃昏時分,產生了一種文學美感,而被新海誠使用,黃昏也被許多網站選入具有美感的日文特色詞彙之一,比起中文單純用外在的光影色彩「黃昏」來形容日暮和夜幕交界的時間來得更有故事性。但有趣的是,中文的黃昏雖然沒有採用這種情景,但漢字「名」卻剛好傳達出類似的情景和隱喻內容,名即表示日暮之後夜幕降臨的昏暗之時,不知對方(那人)是誰,故呼喚對方的名字,這段情景設定,不是和新海誠設定三葉和滝的黃昏重逢場景完全吻合嗎?
九月
九月採用訓讀法,補上助詞讀成「ながつきの」,而不採用現在慣用的音讀音來讀九月「くがつ」。「ながつき」也可寫成漢字「長月」,「長月(ながつき)」即代表陰曆九月。「長月(ながつき)」的詞源學不明,有一種說法是因為九月夜晚漸長,也有學者認為是因為雨季較長,或者稻穗成熟變長,因而從「穗長月」變成「長月」。「露」和現代日文讀法相同,加上助詞訓讀成「つゆに」,實際上要和前方一起讀,意思是「九月露」(九月的露水)。錢稻孫的中文譯本剖受讚賞,許多人認為意境極美,首句沿用日文「長月」的漢字用法,並將此句話結合第一句「他是誰」,可能受到現代日語影響「他是誰」,將本詩定調為黃昏十分,但屬於再創作,因為本詩無法明確了解是否時間點為黃昏,此處「那人(他)是誰」應該還沒有後代日文黃昏的意思,此外,後方再次出現問句,但改為問「莫問我為誰」,意思就和原詩完全不同了。
沾乍
「沾乍」讀成「濡れつつ」,此為下兩段動詞「濡る(ぬる)」(濕、沾濕、浸濕、濕透)的連用形「ぬれ」加上助詞「つつ」,這裡的「つつ」表示逆接語氣,意思是「即使(被九月露水)沾濕」,這個文法現代書面語中仍會見到,亦放在許多N1教材當中。但現在一般將動詞「ぬれ」寫成漢字「濡れ」,這裡應是根據上下文,選擇用「沾」,因為「沾露」較符合漢語的搭配字用法,如:「被露水沾濕」、「雨露均霑(相似漢字)」。乍在日文中被訓讀成動作同時進行(一邊...一邊)和逆接的助詞「ながら、つつ」,有點偏離中文文言文原意,有可能是因為乍也有「正好、剛好、短暫、突然」等時間上的語義,所以進一步延伸成「當...」和「一邊」的意思。
君待吾
「君待吾」同樣是根據日文語序書寫的(動詞片語(受詞+動詞)當修飾語+中心語),故也不能望文生義,意思不是你在等我,而是「待君(之)吾(等待你的我)」的意思,讀成「君待つ我れを」,「君」讀「きみ」;「待」讀作「待つ(まつ)」(等待),和現代讀法相同,「吾」讀作「われを」,代表我是受詞,但沒有說明動詞,可以將此處沒寫出的動詞,視為前方的動詞「問」,詩歌的後兩句再一次補足說明了不要問「那樣辛苦等待的我」;也可以認為是刻意不寫明動詞,營造未知的神秘美感,不要那樣冷漠對待或對這樣的我感到疑惑?等意,也有版本認為此處要補上詠嘆助詞「そ」。「君待つ」是用於修飾後方的名詞「我れ」(我)。這整句話,且要再和前面的句子一起讀,所以詩歌後半段的意思是「被九月露水沾濕卻仍等待你(回來)的我」。
翻譯比較
最後將本文重譯的版本和錢稻孫的版本附錄於下:
錢稻孫譯本:
「長月黃昏後,佇立露沾身。莫問我為誰,我自待伊人。」本文重譯:
「彼處誰者?君莫問之。九月寒露,濡染我衣,仍待君歸。」本文重譯(白話文):
「請別問我:「那人是誰?」 。即便因九月露水濕透,我仍在等著你啊!」
言葉之庭中對答的萬葉集詩句
萬葉假名:「雷神 小動 刺雲 雨零耶 君將留」
讀法:「鳴る神の、少し響(とよ)みて、さし曇り、雨も降らぬか、君を留(とど)めむ」
ーー《萬葉集》第十一巻 第2513首
雷神
這首短歌大部分都是訓讀字,且不是全照著古日文語序書寫,有漢文文法「零耶?、將留。二句」參雜其中,必須以訓讀方式來讀,歌中少數為訓假字(刺),純粹借音,開頭的「雷神 小動」即要採取訓讀法來唸,學者考證此處「雷神」訓讀作「なるかみ」,就是日文雷的意思,字典可寫成「鳴る神」。「鳴る神」也是名詞,剛好與現代日文慣用的打雷之「雷(かみなり)」相反,但兩詞詞源相同,現代日文的「雷」由兩個詞素組成,依序是代表神的「神(かみ)」和發出聲音的「鳴(な)り」;《萬葉集》的排列順序則顛倒過來,將其寫成「鳴る神」(發出聲音(的)神),此複合詞同樣是由「鳴る(發出聲音、聲響、出名)」和「かみ」兩個詞素構成,表示雷聲的意思。
此處刻意將雷的漢字寫成「雷神」而不直接訓讀成「雷」,顯示出日本古代或將「雷」視為神的聲響,展現神威而有神聖性;或將雷、閃電現象背後視為有神靈掌管的表現,但在翻譯的時候,因考慮訓讀作「なるかみ」,可能只是單純代表「雷」的意思,故不翻成中文的「雷神」。此外,有日本網站提到,在日本現代仍然有方言留著將「雷」後冠上尊稱的用法「雷様(かみなりさま)」、「雷様(らいさま)」,但一般只將其視為自然現象的特殊稱呼,不見得將其視為神,但現代日文中不再將此類雷聲視為神的聲音或者代表神的聲音,不妨礙日本古代有神化雷聲思想,且形成這些語言痕跡。如同當歐洲現代人說「music」(音樂)不代表他個人就崇拜古希臘神話中的謬思女神,但仍顯現music這個詞彙顯示歐洲古希臘信仰謬思的殘留痕跡。
小動
「小」可訓讀做「すこし」,現代一般將其訓讀成漢字「少」,寫成「少し」,是「稍微」的意思;「動」在這裡訓讀作「響(とよ)みて」,「響(とよ)みて」是動詞「響む」的連用形加上て,形成和現代日文類似的て形(現代音便則此動詞要變成とよんで)。動詞「とよむ」意思接近漢字「響」的意思,而不是「動」,故一般是用漢字「響」或「響動」來作表示,不會單用「動」,此處不是常見的訓讀方式,「動」一般將其訓讀成動詞「うごく」,寫成「動く」,這裡萬葉集刻意寫成「小動」;而不是「小響」,動與響意思不太相通,應是為了配合前方漢字表記刻意將「雷」神格化寫的「雷神」,這樣刻意挑選漢字,讓「雷神 小動」不是單純表記古日文,也能成為語意通順的文言文句子,不過在翻譯時,猜測這類精心設計的巧合也是作者玩的文字遊戲之一。一般不直接保留「雷神小動」,而是照背後訓讀出的日文意思,譯成「隱約雷鳴」,在網路上也有文言文的版本,化用《詩經·國風·召南·殷其雷》 中的語句翻成「殷其雷」,十分優美,唯一可惜的是日文要呈現的是隱隱作響的雷聲,但「殷其雷」無法傳達出隱約或小的意思。
刺雲
「刺雲」的「刺」算是訓假名,因為「刺」這個漢字有訓讀音「さし」,故將「刺」借來表示「さし」,至今日文仍保留這個訓讀音,因此代表生魚片的漢字「刺身」讀成「さしみ」,但在此「さし」不過是用於調整加強語氣的動詞前綴(接頭詞),沒有實義。雲則讀成「くもり」,意思是陰天、烏雲聚集。至於現在一般將「くもり」寫成「曇り」,不寫成漢字「雲」,「曇」在文言文中即代表天空多雲、烏雲密布的意思,參見《說文解字·日部》:「曇:雲布也」。「雲」在現代日文即代表雲(名詞)的意思,訓讀音讀成「くも」,表示天空陰霾/陰天的動詞「曇る」詞源即是此名詞的動詞化。因此「刺雲」翻譯成中文的意思就是「天(空)陰霾」或者「烏雲聚集」的意思。
雨零耶
「雨零耶」是以漢文方式寫作,整句話訓讀成古日文讀成「雨も降らぬか」,這裡的助詞「も」和句子後方表示疑問語氣「零耶」代表的句尾(ぬか)是一組慣用法(も...ぬか),用於表示詠嘆,整體形成祈願的語氣,而非「也」的意思;「零」訓讀成「降らぬ」(否定形),零在文言文為降雨的意思,現在日文則較常使用「降」來表示「ふる」這個動詞,此處的「耶」則訓讀成日文的疑問助詞「か」。「雨零耶」整句訓讀出來的日文是一個慣用法,雖然字面上的意思是「雨不會下嗎?」,但其實是用於表達願望的句型,就像中文問道「能不能下場雨呢?」,其實是代表內心希望下雨的意思,這句話中文可翻譯成「但盼風雨來」或直接維持這句話的漢字「雨零耶」,這句話本身符合中文文言文的寫作方式和語意,碰巧也和日文文句的語序相同。「零」在古代就有下(雨)的意思,《詩經·鄘風·定之方中》「靈雨既零」意思就是「即時雨終於降下來了」或用成語說「終於等到天降甘霖了」;「零雨其濛。」的意思是「濛濛細雨降下」。
君將留
「君將留」也是採取漢文形式寫作,前半部的受詞「君」要訓讀成「君(きみ)を」,至今日文仍保留君這個漢字相同的訓讀音,用「君(きみ)」當作平輩、親暱的第二人稱;後半部動詞「将留」要訓讀成「留(とど)めむ」,由動詞「留(とど)む」的未然形「留め」加上和表示意志的助動詞「む」組成,「む」類似日文現代表示意志的助動詞「よう」,整句話合起來表示「要將你留下來的意思」。這句話的中文通常彈性翻譯,和前方的語句結合,翻譯成「能留你在此」,或更文言的「盼君留」等。
萬葉假名:
「雷神 小動 雖不零 吾将留 妹留者」讀法:
「鳴る神の、少し響(とよ)みて、降らずとも、我(わ)は留まらむ、妹(いも)し留(とど)めば」ーー《萬葉集》第十一巻 第2514首
雖不零
吾将留
妹留者
整體來看,這兩首短歌,有許多句話似乎是刻意直接採取中文文言文(漢文)的寫作方式,要透過對整句話進行漢文訓讀才能轉成背後要傳達的對應古日語,但也有部分漢字是照著日文語序一一進行表記,明顯是訓假名,不具有漢字原本代表的意義,萬葉集中記載的也不都是假借字(音假字、訓假字),照著古日文語序一一書寫,反而在記載時仍將古日文轉成較符合古漢語的文法結構,而且漢字的訓讀方式也十分特別,不禁佩服當初能破譯萬葉集的學者,可以根據這些文句的線索猜出原本要寫的日文詩句。
翻譯比較
最後將網路上流傳,最常見的官方中文字幕版本和文言文版本(譯者不明),和本文重譯的版本提供如下供讀者參考:
官方中文字幕(舊版):「隱約雷鳴,陰霾天空,但盼風雨來,能留你在此。」「隱約雷鳴,陰霾天空,即使天無雨,我亦留此地。」官方中文字幕(新版):
「雷鳴乍起,烏雲罩頂,但盼雨至,留君於此」「雷鳴乍起,縱無風雨,吾將留此,若卿留吾」文言文譯本(譯者出處不明,流傳於網路):
「殷其雷,天陰霾,雨零耶,盼君留。」「殷其雷,縱不零,卿若留,吾將從。」本文重譯版本:
「殷殷雷鳴,容容雲曇,祈雨可零,留君於此。」「殷殷雷鳴,縱雨不零,君留此處,吾亦從之。」
本文重譯(白話文):「雷聲隱隱作響,天空烏雲壟罩,但願能下場雨,讓你留在此處。」「雷聲隱隱作響,就算天空無雨,你若留在此處,我就願意留下。」
總結
重要單字和萬葉集音訓附表
部分古語聲調缺乏準確聲調(アクセント)資料,故暫不標示;助詞和助動詞受前方連接之名詞、動詞等影響一起發音,故不標示。
參考資料
字典和百科全書
- やまとうたの意味 - 古文辞書 - Weblio古語辞典。学研全訳古語辞典。学研教育出版。https://kobun.weblio.jp/content/%E3%82%84%E3%81%BE%E3%81%A8%E3%81%86%E3%81%9F
- やまとうたの意味 - 古文辞書 - Weblio古語辞典。学研全訳古語辞典。学研教育出版。https://kobun.weblio.jp/content/%E3%82%84%E3%81%BE%E3%81%A8%E3%81%86%E3%81%9F
- 万葉集(マンヨウシュウ)とは?意味や使い方。コトバンク。https://kotobank.jp/word/%E4%B8%87%E8%91%89%E9%9B%86-138169#w-138169
- 言霊(コトダマ)とは?意味や使い方。コトバンク。https://kotobank.jp/word/%E8%A8%80%E9%9C%8A-503099#goog_rewarded
- 長月(ナガツキ)とは?意味や使い方。コトバンク。https://kotobank.jp/word/%E9%95%B7%E6%9C%88-587894#w-1572013
- 言葉(コトバ)とは?意味や使い方。コトバンク。https://kotobank.jp/word/%E8%A8%80%E8%91%89-490828#w-490828
- 事(コト)とは?意味や使い方。コトバンク。https://kotobank.jp/word/%E4%BA%8B-502856#E6.94.B9.E8.A8.82.E6.96.B0.E7.89.88.E3.80.80.E4.B8.96.E7.95.8C.E5.A4.A7.E7.99.BE.E7.A7.91.E4.BA.8B.E5.85.B8
- も…ぬか(もぬか)とは?意味や使い方。コトバンク。https://kotobank.jp/word/%E3%82%82%E2%80%A6%E3%81%AC%E3%81%8B-2087452
- な…そ(なそ)とは?意味や使い方。コトバンク。https://kotobank.jp/word/%E3%81%AA%E2%80%A6%E3%81%9D-2068716#w-2069721
- 言葉/詞/辞/ことば。語源由来辞典。https://gogen-yurai.jp/kotoba/
- 短歌 - Wikipedia,https://ja.wikipedia.org/wiki/%E7%9F%AD%E6%AD%8C
- ことば - ウィクショナリー。https://ja.wiktionary.org/wiki/%E3%81%93%E3%81%A8%E3%81%B0#cite_note-1
論文和專業文章
- 津曲 敏郎。コトノハ考。北海道民族学,第10号(2014)96。https://hes.official.jp/images/kaishi_pdf/10/10-09tsumagari.pdf
- 坂本 信幸。万葉集とは。近畿地方整備局大和川河川事務所ウェブサイト。https://www.kkr.mlit.go.jp/yamato/about/river-museum/manyo/info.html#:~:text=%E4%B8%87%E8%91%89%E9%9B%86%E3%81%A8%E3%81%AF%E3%80%817%E4%B8%96%E7%B4%80,%E6%97%A5%E6%9C%AC%E5%90%84%E5%9C%B0%E3%81%AB%E5%8F%8A%E3%81%B3%E3%81%BE%E3%81%99%E3%80%82
- 上野 誠,映画『君の名は。』と『万葉集』,2017年5月9日,https://www.webchikuma.jp/articles/-/607
萬葉集資料庫
- たのしい万葉集宛。楽しい万葉集:万葉集の入門サイトです。https://art-tags.net/manyo/
- たのしい万葉集宛。たのしい万葉集(2240):誰そかれと我れをな問ひそ...。https://art-tags.net/manyo/ten/m2240.html
- たのしい万葉集宛。たのしい万葉集(2513):鳴る神の少し響みてさし曇り...。https://art-tags.net/manyo/eleven/m2513.html
- たのしい万葉集宛。たのしい万葉集(2514):鳴る神の少し響みて降らずとも...。https://art-tags.net/manyo/eleven/m2514.html
- 吉村 誠。万葉集私釈・万葉歌各論。https://www.c-able.ne.jp/~y_mura/
教學文章和科普文
- あきみず。アキナス。なぜ「ことば」は「葉」という漢字を使うの?語源を紹介!。https://intojapanwaraku.com/rock/culture-rock/167438/
- 5分で解ける!「し」の意味に関する問題。Try IT。https://www.try-it.jp/chapters-14470/lessons-14776/practice-2/#:~:text=%E5%89%AF%E5%8A%A9%E8%A9%9E%E3%80%8C%E3%81%97%E3%80%8D%E3%81%AE%E6%84%8F%E5%91%B3,%E3%81%84%E3%81%84%E3%81%93%E3%81%A8%E3%82%82%E5%A4%9A%E3%81%84%E3%82%88%E3%80%82
- 映画『君の名は。』は『万葉集』がモチーフだった。https://books.j-cast.com/2019/04/07008898.html
部落格和網路文章
- 誰そ彼とわれをな問ひそ九月の露に濡れつつ君待つわれそ。2016年12月13日。https://plaza.rakuten.co.jp/meganebiz/diary/201612130004/#goog_rewarded
- 言の葉の庭。サロドラな日常。2016年11月15日。http://salodora.seesaa.net/article/443952877.html
- 雷神の少し響みてさし曇り雨もふらぬか君を留めむ 万葉集解説。2023年05月18日。https://tankanokoto.com/2020/09/narukamino.html
- 雷神(なるかみ)の 少し響(とよ)みて さし曇り 雨もふらぬか 君を留めむ。2019年09月28日。https://oidon5.hatenablog.com/entry/2019/09/28/213359
- 古今和歌集仮名序・やまと歌は 現代語訳・品詞分解 | プロ家庭教師タカシ むかしの文学。2024年03月02日。https://uqtakashi.com/%E3%82%84%E3%81%BE%E3%81%A8%E6%AD%8C%E3%81%AF/
留言
張貼留言
感謝您的留言與支持,我將定期回覆!